黄石新兴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将“以党员为核,管理网格化”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各领域,探索形成了“党员为核心、网格为基础、实干为导向、创新为驱动”的特色实践路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力”。
一、织密组织体系,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黄石新兴党委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确保党组织触角延伸至一线,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在一线。
科学划网建格,实现组织全覆盖。 各党支部打破传统组织边界,依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和党员分布特点,科学划分网格单元。铸管部第三党支部以核心工序设网格,实现“支部建在线上,小组落在格上”;动力党支部按能源保供区域划分5个责任区,确保关键环节受控;炼铁部第一党支部围绕“指标、设备、能源”等关键要素设置功能型网格,促进跨区域、跨班组协同管理,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更加严密坚实。
明确党员职责,擦亮先锋本色。 全面推行“党员三无三有”(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有担当、有作为、有贡献)责任机制,将安全、质量、创新等核心指标分解到网格、落实到党员。配套实施以“比生产效率、比创新成效、比协同能力”和“评指标完成率、评降本贡献度、评团队配合度”为核心的“三比三评”考核,推动党员责任具体化、贡献可视化。通过《网格任务清单》上墙公示,明确责任人与节点,将“软指标”转化为“硬约束”,有效激发了党员扛旗争先的内生动力。
二、深化融合实践,赋能生产经营提质增效
黄石新兴党委将网格作为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基本单元,推动党建工作从“围绕中心”向“融入中心、创造价值”深刻转变。 聚焦攻坚克难,网格发力显担当。 各支部网格组紧盯生产瓶颈,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哨”。
炼铁部第一党支部组建专项网格组,党员骨干牵头,通过每日“网格碰头会”实现信息无缝对接与操作协同,成功将煤气利用率提升至48.2%,燃料消耗持续优化。铸管部第三党支部热模离心机网格组,党员带头实施喷涂车改造、优化上芯流程等十几项革新,助力日产量五次刷新纪录。 聚焦降本增效,网格挖潜见行动。 将成本管控要求深度嵌入网格。铸管部第三党支部网格组通过优化除尘电机变频程序、精准控制孕育剂添加等举措,实现能耗物耗显著下降。铸造党支部网格党员采用“零外购”方案攻关改造,顶管成本累计较预算降低8.1%。动力党支部通过修旧利废等“小切口”实践,累计降本31万元,使节约创效成为党员行动自觉。 聚焦创新驱动,网格孵化结硕果。 将网格打造为创新“策源地”。铸造党支部设立“攻坚项目榜”,实行党员“揭榜挂帅”,1-8月累计揭榜12项,破解技术瓶颈8个,创效119.4万元。动力党支部依托“程元章创新工作室”征集落地“五小”创新。铸管部第三党支部网格组完成的“降低热模离心机风机电耗”等11项改造,有效解决生产痛点,将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党小组+网格组”双轮驱动
黄石新兴党委探索实施“党小组与网格组”一体化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基层管理同频共振。
组织同建,强化政治引领。 积极推行“网格组建在党小组上”,推动党小组长与网格长“一肩挑”,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网格内高效贯彻,实现组织建设与业务管理目标同向、工作同步。
任务同担,提升协同效能。 将党建任务与网格生产经营指标捆绑下达、一体考核。铸管部第三党支部通过《党员领衔改进项目实施规范》,累计完成24项改进,形成标准作业指导书11份,实现“关键任务有党员领衔、关键环节有党员把关”。通过开展党建+安全、质量、设备等主题活动,使网格成为党建新高地和攻坚主战场。
人才同育,锻造骨干力量。 大力实施“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养”计划。铸管部第三党支部热模离心机工序党员技术骨干占比高达83%。各支部依托网格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开展“一人多岗”技能培训,着力培养既懂党建又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四、健全激励机制,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
黄石新兴党委建立以实绩为导向的激励评价体系,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热情。 公开晾晒,强化比学赶超。 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室、生产区展板等载体,公开展示网格党员《任务清单》及完成进度。
炼铁部第一党支部设置“数据绩效栏”,用柱状图和“绿黄红”三色标识直观反映各网格得分排名与任务进度,营造了公开透明、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标杆引领,激发奋进力量。 公司党委每季度开展“最强支部”评比并授予流动红旗。各党支部每月根据网格长贡献度开展“星级评定”,截至目前已评定三星网格长300余人次。铸造党支部定期评选“党员先锋岗”,党员肖来明、黄学志等因技术革新和修旧利废成效显著,事迹得到广泛宣传,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
如今,“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在黄石新兴已成为生动实践。通过深化“以党员为核,管理网格化”工作,黄石新兴党委切实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从“围绕中心”升级为“价值创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