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联进出口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 董事长 总经理杨万良
3月23日集团公司召开了“经营合规管理年”动员部署会,要求进一步推进“学党史、忆征程、看得失、强信心、创伟业”活动相关成果落实落地,强化岗位合规要求,提高全员合规意识,保障集团各项改革攻坚,促进“三个转型”,全面提升集团经营质量效益,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推动各级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护航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新联立足自身改革发展实际,在本次“合规管理强化年”活动当中应该重点关注三个条件,以此推进合规体系建设。
建立两准、两融合的合规体系是前提条件
完善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内控体系和风险管控体系密不可分,因此,合规管理体系要在深度融合内控体系、风控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精准的制度体系和标准的流程规范。同时,在合规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征求意见,发挥民主决策,防止闭门造车,避免出现合规制度与实际脱节。合规管理工作,要有整体观念,将合规管理与内控和风控进行通盘考虑。无论是内部控制、合规管理、主要目标是为了风险控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阐述和论证,并通过不同的控制措施对风险点进行预防。因此,我们要将内部控制、合规体系融合,成为一套完整的管控体系,其中要包含经营风险的日常管控措施,要涵盖重点领域廉洁风险的防控,也要避免企业管理体系过多,各自为政或因体系衔接不当造成执行掣肘,增加企业风险管理运营负担。
对此,中新联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和中新联发展战略规划、产业政策、生产经营特点,深入研究法律、法规、各项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行业规范等,将外部规范内化为内部制度,建立分级分类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并不断评估优化。于近日全面开展制度体系自查排查,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逐一评估、修订、完善。同时建立高效的制度修订、执行、评估、改进全流程的工作机制,要求修订后的制度既具规范性,内容标准、流程规范、职责明确,亦具实效性,要求清晰、设计简明、执行高效。中新联将合规要求融入经营管理活动,根据合规要求对重要领域开展精准管理,在废钢业务板块编制《业务操作规范化手册》,就新客户准入标准、业务操作规范、业务过程管控以及监督体系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打造事前制度规范、事中动态跟踪、事后监督管理的全覆盖、全链条的运行机制,指导员工在风控合规的要求下细化工作举措、切实防范风险,促进运行机制的不断优化,切实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一把手”带头执行是发挥合规体系作用的必要条件
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合规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合规经营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一家企业的合规体系能否建立和很好的执行,关键就在于“一把手”。“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关键少数”作用,自觉践行依法合规、诚信经营的价值观,带头营造依规办事、按章操作的合规氛围。使“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合规文化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合规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部署了经营管理合规风险排查工作,就业务过程管理监督体系建设和业务操作规范制定情况开展检查,研究业务过程中规范化管理措施和相关制度办法,对重要指标、履约情况、客户资信管理等规范工作提出精细化要求。
能否防止“一把手”违规是合规体系有效性的检验条件
重点人员,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是合规体系的一个难点,能否建立起“一把手”也无法违规的合规管理体系是检验该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条件。我们在合规体系设立过程中,要重点确定“一把手”履职方式、内容、范围,规定好监督和约束机制,要把一把手的履职放到制度的体系框架之内,要通过统一的履职规范发挥领导作用。
中新联一是运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合规机制运行,通过全面梳理内部管理规定和业务流程,根据内部管理规定,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合规要求嵌入业务流程,将合法合规性检查作为管理流程的关键节点之一,明确相关条件和责任主体,强化过程管控,走出依靠人工执行规定的模式,让合规体系在信息系统上发挥作用。二是发挥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在不同职责范围内的领导作用,形成互相监督、互相依存、协同运行的工作机制。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落实管理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决策,确保企业合法合规性审查作为必经前置程序,企业“三重一大”涉法决策、“三会”议案审议事项做到“应审必审”,对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中新联将不断推进加快建立覆盖全级次、各业务领域的合规管理系统,努力实现各级单位多点联控与中新联机关审计风险部中心管控的有机结合,打造全留痕、可回溯、易检查的合规经营体系,为公司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下阶段,中新联将进一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经营合规管理年”各项工作部署,切实做到夯实内控体系建设、发挥内部检查和自我监督,推进集团公司“经营合规管理年”专项行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