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RH炉月产量首次突破1000炉大关,达到1101炉,这可是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这一消息如和煦春风,激荡起每一位炼钢人的澎湃心潮。这是炼钢部全面落实芜湖新兴优钢发展布局举措,聚焦三、四连铸外卖高端钢种保供需求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更是落实“质量效益双提升”工作要求,用变革之举、突破之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思想破冰催生系统变革。“要贯彻落实芜湖新兴生产部署,推进“党建引领价值创造”清单落实落地,掀起RH炉生产全流程变革风暴……”在部门经营分析会上,炼钢部党总支书记、部长刘列喜强调。经过集体大讨论,干部职工逐渐形成共识:唯有刀刃向内、自我改革,才能破茧重生。为此,党总支牵头组织,以“缩短精炼处理周期”为主要攻关目标,全力突破RH炉的生产限制性环节。通过优化真空系统工艺参数、缩短脱碳时间、提升气体流量以缩短净循环时间等创新举措,实现真空处理时间稳定控制在18分钟以内,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超前谋划做强设备支撑。RH炉作为生产高品质低碳钢、超低碳钢及特殊钢的核心设备,其设备维保、支撑能力一直是事业部关注的重点。为此,炼钢部提前谋划,逐步构建起“全员参与、信息赋能”的设备保障体系,通过全面对标先进企业设备信息化系统,升级点检标准30项、点检项次15项、维修作业标准20项,助力点检作业和设备管理更加信息化、精细化。同时,实行“预防性自主维保+精细化检修”设备管理模式,完善指标考核体系,实现精准激励。
全员攻坚锻造硬核实力。炼钢部将四必原则(必稳、必精、必严、必细)切实落实到生产组织中,升级“一台RH炉保供两台连铸机”生产组织方案,根据不同钢种、不同规格,分析产线瓶颈,逐个突破改进。调度室逐步建立“分钟级”响应机制,精准协调转炉、精炼、连铸工序的衔接,最大限度减少生产等待时间。精炼工序开展技术操作创新,提升RH炉浸渍管使用寿命,实现作业率提高20%;优化班组操作衔接,缩短钢水进站至处理完成时间,单炉处理周期缩短5分钟实现RH炉整机作业率提升15%。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芜湖新兴将按照优特钢发展要求,聚焦效益最好的钢产品,持续做大、做优、做强,通过产销研高效协同,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全力以赴冲刺“双过半”。